close



北竿--芹壁聚落


 


芹壁聚落的美,其實很難用文字來表達。芹壁的美,在於它的質樸、恬靜,彷彿時間在此靜止。芹壁村可以說是馬祖地區傳統閩東建築保存較完整的聚落200多年前,福建長樂鶴上居民大舉遷移居於此,並利用當地特有花崗岩,搭建成石屋,開始長期定居。


 



 



芹壁建築一間間地依山、面海,總數約有上百間。有些屋子壁面仍舊遺留當年的「反攻大陸」、「軍民合作」、「消滅朱毛漢奸」等等標語。由芹壁往海面望去,可發現一座名為「龜島」的花崗岩小島,陽光照上岩石,映出淡淡的迷人色澤,從這些傳統建築的窗口向外望去,藍天、白雲,像極了地中海風情。


 



 



 



 




「芹壁」舊名「鏡港」,也稱「鏡澳」,源於村落澳口中突起的礁島,狀似一隻大海龜,也就是現在的「龜島」,當時居民稱其為「芹囝」。島的四周海水清澈見底如鏡,因而稱之「鏡港」,由海面往陸地望去,村落就像鑲嵌於「芹囝」後方山壁上,故有「芹壁」之稱。


 



 


馬祖傳統民居最具代表的建築之一是芹壁村俗稱的「海盜屋」,海盜屋地處芹壁聚落較高處,視野開闊,可將整個海岸動靜納入眼底,它的正牆是用青白石砌築,側牆用花崗石,打磨平整,做工精細,屋簷彩繪石雕,屋頂石獅盤據,內裝細膩講究。它也集合了馬祖所有的建築型式和特色,可以說是馬祖的門面。


 



 



這是插旗桿用的



這是民宿之一



這可是小小的窗,而不是大大的門.



 




 






南竿-北海坑道





(照片借用連江縣官網) 我的相機功能不足以表現隧道的美


 



南竿北海坑道是馬祖最被推崇的戰地景觀。北海坑道為一深入山腹,呈「井」字形交錯的水道。水道高為18公尺,寬10公尺步道全長700公尺、水道640公尺、漲潮時水位為8公尺、退潮時為4公尺,坑道內部可以停泊百餘艘登陸小艇又被譽為「地下碼頭」,走完一圈需耗時30分鐘。


當年,馬祖防衛司令部出動了2個師、3個步兵營、1個工兵營以及1個傾卸車連混合編為3組,不分晝夜輪流施工,歷經820個工作天才完成。當時由於施工設備簡陋缺乏,除了用炸藥爆破外,全靠人力一鑿一斧挖掘花崗岩壁而成,為了這條坑道,犧牲了不少官兵的寶貴生命,可說是一鑿一斧都是官兵的鮮血與汗水。其工程之艱鉅、氣勢之壯闊,堪稱鬼斧神工的蓋世之作。目前已開放遊客參觀,但白天時需配合潮汐的漲退,才能進入參觀活動。


 


橋仔漁村展示館


 






橋仔村內保存了很多傳統的閩東建築,同時也是馬祖廟宇最多的聚落,供奉五靈公、田元帥、白馬尊王等神祇,有「廟村」之稱,而橋仔村人口大量外移後,就形成了「人少神多」的特殊現象。



 



 





漁具展示館藏身在漁仔村西山靈台宮廟旁,順著石階而下即可見到。漁業是馬祖居民重要的產業,館內展示早先漁民的服飾、生活用品,以及木作的漁船演變模型,規模雖不大卻非常具有歷史傳承的意義。


 




 



 




 


鐵  堡 



 


鐵堡是座海上碉堡,位於仁愛村西側通往津沙之濱海道路下方,原是一座突出於海上的獨立岩礁,早年國軍因為戰略需要將岩礁挖空做為軍事基地,再覆蓋上水泥掩飾,鐵堡雖已廢棄,但仍保有完整的地下石室、坑道、射口、砲台、廚房、廁所、房間等防禦工事,其麻雀雖小、五臟俱全。裡面的石室、廁所、廚房卻是貨真價實,而馬祖地區唯一有軍階的狼犬就曾駐防在鐵堡。


為防水鬼摸哨,以往岩礁四周會插上玻璃碎片,現在觀光客只要走過曲曲折折的海上通道,便能進入這個挺立於浪濤之中的軍事據點瞧個究竟。


 



小布像不像來此到當女兵




這個姿勢會不會迷倒很多阿兵哥#※%?




 


津沙聚落



漁船之一隅



 


津沙早期是南竿第一大漁村,原名「金沙」,沙灘經陽光照耀閃閃發亮而得此名。擁有如金沙般細緻的沙灘,是當地人散步夕陽下的去處。歷經百年風華後的容顏雖然滄桑,被遺留的馬祖傳統建築卻保留古樸的美感。


在縣政府及社區發展協會的奔走下,頹圮舊屋重新開枝發芽,蛻變成人文咖啡館、津沙老酒館、石厝民宿,海岸邊也出現了一間有趣的公共廁所,這間有著迷彩外觀的「碉堡便利屋」,聚落內的百年老榕樹、馬祖唯一供奉黑面媽祖的天后宮,也是不容錯過的景緻。


 




 

南竿-八八坑道


 



興建完成於先總統蔣公八十八歲誕辰,因此得名。原來是軍方戰備用途的戰車坑道,後來由於坑道中段塌陷,戰車撤走後,曾經在軍管時期充當馬祖電信局的上班地點及電信機房,如今則是馬祖酒廠窖藏老酒與高梁酒的最佳場所,遊客一靠近坑道口,就可聞到濃濃酒香味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芭比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