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最近有點小忙,除了上班公務忙外,假日回基隆沒電腦可用,下班後又去幫一個朋友的公司處理營業稅申報事誼,這一星期也就沒多少時間上網,前天發猛上線到半夜三點都還無法一一造訪格友的格子,格友的文章一般我大都會去看,所以没有留言並不代表我沒去過,年紀大了無法只睡三小時還能容光煥發,隔日便精神不濟早早就寢;這些照片元旦時就拍好了,假日又愛趴趴走,也就沒時間去整理,所以才拖到現在。
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
有一首打油詩:「昔日小金瓜露頭,今日變成河馬頭,在無言的山丘上,過著看海的日子。」像是在訴說著「日落黃金城」的命運。



由雞籠山沿102線往雙溪公路前行至最高處,山頂之裸露岩嶂即為「小金瓜露頭小金瓜露頭是開啟九份採金史的第一站。


遠觀形酷似河馬頭的「小金瓜露頭」是九份金礦脈初次發現的地方,因為岩石風化的作用,暴露出的這顆「小金瓜露頭」,就是揭開九份黃金傳奇的宿命。光緒十九年(1893)潮洲李姓人家,溯大小粗坑溪而上,在九份山巔發現了小金瓜露頭,也發現了藏在岩石內的黃金,從此改變了以農業生產為主的九份山。一百多年前在此發現了金脈源頭,因其形狀像南瓜 (台語:金瓜) 而稱之為「小金瓜」。





基隆山位於台灣東北部,屬於基隆火山群。由於山勢高聳獨立,又加上位置緊鄰東海,基隆山在早期成為航海的重要指標。基隆山形貌多變,從海上正看山形似雞籠,故舊時稱為「雞籠山」,而側看又似一位橫臥的孕婦,婀娜多姿,故又有「大肚美人山」之美名。日治時期,日本當局以通過基隆山頂之正南北稜線為界,劃分出金瓜石與九份地區的礦權,而後發展出金九兩地不同的礦區風貌。







走在步道上除了有芒花相伴外,不時可越過芒花看到後方的基隆山。




金瓜石地質公園位於「本山礦場」,是一處露天開採的礦區,位置就在黃金神社的上方。地質公園有南北兩個入口,北口從黃金神社旁的石階往上走約650公尺;南口大約在102縣道18公里轉彎處約700公尺可抵達「本山礦場」。「本山」就是「金瓜山」,俗稱「大金瓜」,是金瓜石最早發現黃金礦脈的地方。因為這座山的形狀像南瓜,所以被稱為「金瓜山」,這也是金瓜石地名的由來。





遠眺茶壺山,秋高氣爽時最宜賞芒花。





金瓜石地質公園小廣場上有個像是裝置藝術的石頭,不懂有什麼涵意。





由這裡一直往下走便可到達黃金神社,可惜天將黑我没繼續前進

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芭比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