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J-DOLLAbbot Street)有雙湛藍明亮的眸子,淡淡的唇蜜輕拭唇瓣,臉龐看起來是如此的細緻,穿上娟秀的蕾絲裙裝,像個有良好教養的淑女,骨子却有一絲絲流浪的因子,挑染的髮絲戴上麂皮的寛帽,又增添了幾分灑脫的感覺。





德記洋行創立於1858年,為台灣五大洋行之一,當時台灣有五大洋行,分別是英國的德記洋行、怡記洋行、和記洋行、德國的東興洋行及美國的唻記洋行。這五大洋行主要經營海外貿易,包括糖和樟腦。所謂「洋行」是指由外商在中國各地所設的商業辦事處,當時洋行在台灣設立據點的目的,主要是從事海外貿易,以輸出台灣的砂糖、樟腦,並輸入鴉片為主,德記洋行主要是經營茶葉出口貿易,不過隨著安平港不斷淤淺,加上日本統治時期貿易全被日商壟斷,這些外商也紛紛倒閉遷移。





1911年,安平德記洋行結束營業後,日人將它改設為「鹽業會社」;光復後,再改為「台南鹽場辦公廳舍」。民國68年,由台南市政府規劃為「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」,藉著栩栩如生的蠟像,展現台灣先民的生活型態,於1981年整修完成對外開放參觀,2001年更規劃「時空走廊」的設計,將德記洋行的歷史、成長軌跡,以圖片資料的展示讓旅客知道目前為台南市市定古蹟(三級古蹟)。




整棟建築樓高二層,主樓梯設於正向中央,一樓原為行員宿舍,走道居中,左右各有三間房間,東西南三面均繞以拱廊,二樓空間與一樓房間相似,屋頂為桁架系統,上鋪瓦片,分成左右兩座並排的「歇山式」屋頂,呈現出穩重的灰黑色,加配合雪白的双層拱圈和綠釉瓶欄,整體外觀顯得極為簡潔明朗、氣派大方。一般而言,西方人在台灣所建之房舍中,大抵會採拱廊模式,以避雨水及日曬,因而拱圈成為建築上之重要元素。












位於德記洋行後方的「樹屋」,原是德記洋行的倉庫,不過因為荒廢多年已被一棵棵的老榕樹盤根錯節,氣根在屋頂及牆壁攀附生長,形成「樹以牆為幹、屋以葉為瓦」屋樹共生的特殊景觀,而有「樹屋」之名。現場生長茂盛的榕樹與建築物糾纏不清,讓本來平淡無奇的倉庫成為一個有趣的探險空間。


雖已是深秋,但這一天的陽光亮麗,加上有活動在這裡舉行,當日不收門票,滿滿的人潮加上繽紛的活動遮陽傘,或許是光線的原因,也許是熱鬧的氣氛,趕走了以往我在別的照片中看到的陰森森、鬼影幢幢的感覺。



















這些名人彩繪荷蘭木鞋是要網拍義賣的,在「府城荷蘭日、牽手西拉雅」活動當天率先在現場搶先展出,每一款木鞋都是獨一無二,所得將捐給台灣世界展望會,做為茂林及霧台地區的兒童的助學金。






朱玖瑩故居有個可愛的名字,叫「因鹽玖定」,望文生義,大概是指朱玖瑩因任職台鹽與安平結下不解之緣,而終定居於此。


朱玖瑩擔任「鹽務總局局長長達17年之久,一手策劃台灣鹽務之發展,提昇鹽工生活水平。因晚年居於安平,而自號安平老人,而其書法才華更是受到外界推崇,是當代顏體書法名家。而其安平故居原本是台鹽宿舍,鄰近的德記洋行與樹屋均屬台鹽所有,近年來先後整修規劃,開放民眾參觀。




在「朱玖瑩故居」的外圍有一道透明化的圍牆,讓人一眼就可以看穿這個藝術空間,而故居包括主屋和儲藏室,主體完整地保留了當時的日式木造結構,濃濃的日式風味的建築風格。目前「朱玖瑩故居」規劃成書法展示館,最引人入勝的就是以楷書、行書、草書等不同字體寫在牆上的心經,成為喜愛墨寶者的『朝聖』之地,到此更可以深刻感受中國書法之美。











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芭比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5) 人氣()